非金属夹杂物检测

非金属夹杂物检测是评估金属材料纯净度的重要手段,主要针对钢、铝合金等材料中的氧化物、硫化物、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。这些夹杂物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塑性、韧性、疲劳性能和加工性能。

检测方法

(1) 金相显微镜法(常规方法)

原理:通过抛光样品表面,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夹杂物的形态、分布和数量。

步骤:取样(通常横向截取)→ 研磨抛光 → 显微镜观察(100~1000倍)→ 对照标准图谱评级。

(2) 扫描电镜-能谱分析(SEM-EDS)

应用:研究夹杂物元素组成及来源(如脱氧产物、耐火材料侵蚀)。

(3) 电解萃取法

原理:电解溶解金属基体,保留夹杂物进行后续分析。

适用:定量分析大尺寸夹杂物(>1μm)或提取夹杂物做XRD相分析。

(4) 超声波/激光散射法

在线检测:用于连铸坯或轧材的实时缺陷监测,但对微小夹杂灵敏度有限。

(5) 其他方法

X射线断层扫描(Micro-CT):三维成像,分析夹杂物空间分布。

红外光谱:特定夹杂物(如硅酸盐)的化学键识别。

 

夹杂物分类与评级:

A类(硫化物,如MnS)—— 塑性好,呈灰色条带状。

B类(氧化铝,Al₂O₃)—— 脆性,链状分布。

C类(硅酸盐)—— 易变形,黑色颗粒。

D类(球状氧化物,如钙处理产物)—— 圆形,细小分散。

评级标准:

根据夹杂物的长度、宽度、数量,按标准图谱分为0.5~3级(数值越高,危害越大)

 

覆膜金相检测

查看详细 >

铁素体含量检测

查看详细 >

焊接金相

查看详细 >

现场金相

查看详细 >

断口检测

查看详细 >

焊缝探伤检测

查看详细 >

服务流程

Service Process